福大教〔2006〕25号
关于修订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的通知
各学院:
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全面适应新世纪际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全新要求,学校将修订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学院必须认真对待此次培养计划的修订,按照《关于修订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附件1)的要求,发动广大师生广泛参与讨论,组织各专业共同参与制订,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
二、为便于公共基础课,特别是“两课”平衡安排各学期教学任务,在制订计划时这类课程的学期安排应尽量与2005级保持一致。
三、修订好的培养计划经院长签字后务必于5月31日前报送教务处教研教改办公室(2006级培养计划空白格式可从教务处主页下载:教务处主页→下载专区→教研教改),电子版培养计划可先暂不提交,待最后一稿完成后再提交。
附件1:关于修订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
附件2:公共基础课及部分学科(技术)基础课学时、学分及开课对象一览表
附件3:2006级学年、学期时间安排
福州大学
二○○六年五月九日
主题词:教学 培养计划△ 修订 通知
抄送:校领导 各有关部处
福州大学校长办公室 2006年5月9日印发
附件一:
关于修订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人才培养计划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教学活动和从事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使我校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的修订工作顺利进行,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以人为本、质量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东南强校为目标,通过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着力构建教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思路
(一)实施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办学的指导思想,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开展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教学以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1、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办好“数理”综合班及“国家化学理科基地班”,对少部分拔尖学生实施强化基础和综合优势、个性化培养、特色鲜明的英才教育方案,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2、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制,使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修读第二学位(专业),具备跨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宽口径大类培养模式:在加强基础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采取“公共基础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培养模式。第一学年构建基本相同的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大类平台课程,夯实基础;第二学年按学科或相关学科设置学科基础课,拓宽专业口径,按学科大类进行培养;第三学年开始专业分流,学生根据特长及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修习相关专业课程。
(二)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精简学时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必须充分重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
1、要密切追踪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融入有关教学改革成果,努力形成与时俱进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课平台要注重课程的精干性和基础性;专业课程体系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整体设计、环环相扣,符合课程间的
逻辑关系,并要注重课程的模块化及其灵活性。
2、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赋予大学生更多自我选择、自我提高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每一专业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应达30%以上。
在精简课内学时的同时,提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要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即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应用、考试与考核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及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体现。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实施“本科生奖励学分实施管理办法”,将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本科培养计划,使课内课外、科研与教学协调配合。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1、按照宽口径大类培养的需要,对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地优化设计,统筹规划安排,强化实践教学的综合性、整体性。增强以设计型和综合型为主的实验课程体系;要不断推进开放性的实验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资源共享率,提高办学效益。
2、不断强化基础实验教学和工程基础实践的训练,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改革的力度,凡能安排课程设计(或大作业)的课程都应安排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开展工程设计的能力;加强实习环节,建立与完善校内外实践基地,理工类应提高工程实践的实际效果,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文科经管类应加强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
3、强调设计类课程教学在理工教育中的地位,加大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积极开设数学模型、电子设计、机械设计、结构设计等选修课,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学科大赛,如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等,大力举办学校各类设计大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
4、人文社科类专业都要开设“学科名著阅读”课(列入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在分专业后安排,排课学期各专业自定,分两学期完成,每学期2学分,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考核方式由各专业确定。
三、培养计划的基本框架
(一)课程体系框架
根据学校“培养计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我校2006级本科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总体框架如下:
必修课 | 公共基础课 | 自然科学基础 | 数学类、物理类、信息类、化学类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 政治理论课 |
英语、体育、军事理论 |
学科基础课 |
限定选修课 | 专业主干课 |
任意选修课 | 专业选修课 |
全校性选修课 | 自然科学课程组 |
人文社科课程组 |
集中性实践环节 | 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事训练、政治理论课实践等。 |
(二)培养计划课程总体安排
总学分严格控制在175-180学分(五年制本科在215-220学分)。学分学时换算公式为:课程学时数=学分*18,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即课程学时数应为9的倍数(形势与政策、体育除外,集中性实践环节一般1周为1学分)。
1、公共基础课程
- 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设置
专业类别 | 课程设置 |
数学类课程 | 物理化学类课程 | 信息类课程 |
高等数学A(上):90学时,5学分 高等数学A(中):90学时,5学分 高等数学A(下):54学时,3学分 高等数学B(上):90学时,5学分 高等数学B(下):90学时,5学分 高等数学C(上):63学时,3.5学分 高等数学C(下):63学时,3.5学分 高等数学D:63学时,3.5学分 线性代数:36学时,2学分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54学时,3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54学时,3学分 数值计算:36学时,2学分 数学实验:18学时,1学分 运筹与优化:54学时,3学分 多元统计分析:54学时,3学分 复变函数:36学时,2学分 积分变换:27学时,1.5学分 矢量分析与场论:18学时,1学分 | 大学物理(上):54学时,3学分 大学物理(下):54学时,3学分 大学物理实验(上):27学时,1.5学分 大学物理实验(下):27学时,1.5学分 普通化学A:72(18)学时,4学分 普通化学B:54(12)学时,3学分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45学时,2.5学分 C语言:72学时,4学分 Visual Basic:72学时,4学分 Visual Foxpro:72学时,4学分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27学时,1.5学分 |
理工类专业 | 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15学分(电气及信息工程类专业应修高等数学A、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共19学分) | 各专业必修大学物理及实验共9学分,化学类课程自定必修学分 |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为各专业必修。各专业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中选择其中一门即可,共6.5学分。艺术类修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可不参加全省统考。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由各专业自定是否必修 |
经管类专业(含社会学) | 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12学分 | 无 |
文科类专业 | 至少从以上课程中选择3.5学分 | 无 |
艺术类专业 | 工业设计须修“高等数学D”,其它专业自定 | 无 |
②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共28学分)
“两课”理论教学共9.5学分
大学英语(一):45学时,2.5学分
大学英语(二):63学时,3.5学分
大学英语(三):63学时,3.5学分
大学英语(四):63学时,3.5学分 (艺术类专业只须修大学英语(一)及(二))
体育ABCD:各27学时,1学分,共4学分
军事理论:27学时,1.5学分
2、全校性选修课程(简称校选课,各专业须选修10学分)
课程类型 专业类型 | 自然科学类课程 | 人文社科类课程 |
理工类 | 3 | 7 |
文(经管法)类 | 5 | 5 |
艺术类 | 5 | 5 |
学生可于每学期开学初,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面向全校各专业的校选课的网络选课,或直接跨专业、跨学院选修相应类别的课程。
3、学科基础课
4、专业课
5、任意选修课
6、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40学分(均含两课社会实践4学分,军事训练1.5学分)
四、若干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教社改[2005]5号)精神,我校“两课”教学进行了较大调整,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课堂教学安排
课 程 | 学 时 | 学 分 | 学 期 | 周学时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7 | 1.5 | 1 | 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8 | 1 | 1或2 | 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上) | 36 | 2 | 3 | 2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 | 27 | 1.5 | 4 | 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7 | 1.5 | 3或4 | 2 |
形势与政策ABCD | 64 | 2 | 3、4、5、6 | 3 |
小 计 | 199 | 9.5 | | |
2、教学实践安排
“两课”教学实践共安排两次,即“两课”教学实践(一)及“两课”教学实践(二),均为36学时,2学分,分别安排在第2和第4学期,其中“两课”教学实践(一)由人文学院统一负责组织实施;“两课”教学实践(二)分散在假期完成,由“两课”教师布置调查题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两课”教学实践鼓励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支援活动、社区活动、公益活动及专业课实习等取得较好效果,经“两课”任课教师审核,可认定为相应实践学分。
(二)“军事理论”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27学时为集中性课堂教学时间,9学时分散到军事训练中完成。
(三)本次修订应注意避免课程名称的混乱和前后不一致,确保课程名称的规范、统一。原则上2006级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名称将被认定为规范性的课程名称,以后各级培养计划课程名称的设置都应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