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教〔2024〕11号
各学院:
由福州大学教务处、研究生院主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福州大学第十四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暨第十届材料创新、设计及应用竞赛现已圆满结束,本次竞赛共有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等共计38支队伍参赛。经过专家评审,分别评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一)本科生组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学院 |
一等奖 |
I净界-新型高效工业废水处理器件 |
杨嘉、王坤、 曾文毅、吴丹茹、 王小露 |
吕秋丰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云节涓滴”——智能云控喷溉系统 |
程力航、钟力帆、吕宁睿、吕子婧、董桐旭 |
林珊玲 |
先进制造学院 |
二等奖 |
复合机械整流式和永磁摆式的新型波浪能发电装置 |
苏城杭、张皓元、朱政锋、杨东方、常思远 |
徐普、 方舟 |
土木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一种抗污染的Janus型蒸馏膜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
叶静涵、王思程、张思宇、池怡、 李楠淇 |
鄢忠森 |
土木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减排还是漂绿?蓝天保卫战弥合幸福感知差异的有效路径 |
游祺杰、黄俊熙、陈茜涟、方文杰、郑炜城 |
苏世彬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三等奖 |
一种景观水体的自动化检测净化系统 |
刘伟、潘智强、 何镇炫、王子彦、 吴凡思 |
蔡枫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研究生组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学院 |
一等奖 |
“绿识”垃圾分类助手 |
林天柱、李生尧 |
孙化强 |
先进制造学院 |
二等奖 |
齐心砼力——基于建筑垃圾的全废弃再生地聚物砌块 |
康思享、凌磊明、 黄孟熙、郭佳、 李文杰 |
吴文达 |
先进制造学院 |
二等奖 |
新型内外双循环养殖池高效去污节水装置 |
林臻忻、傅晨明、 范小芳、廖伟良、吴黛萱 |
蒋北寒、蔡枫 |
土木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云端驱动:食用菌培育一体机的高效节能革新 |
宋瑞楠、吴威、 王斯佳、张可、 宋运壕 |
高旻、 张双焘 |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森林守护者——新型柔性自支撑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纸的研制及应用 |
杨勇、杨哲、 何宇鹏 |
陈飞飞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利用蛋壳催化技术处理后的橡胶制备绿色低碳水泥 |
王纪泽、钟国庆、 施伟渠、彭紫萱 |
吴文达 |
先进制造学院 |
二、材料创新、设计及应用竞赛
(一)本科生组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学院 |
一等奖 |
“膜”法玻璃——新型有机材料电致变色玻璃 |
刑湘玉、林奕好、刘桢炜、杨璐源、张佳倩 |
郭智勇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智凝源泉——紧急救援与自然探索的便携水源 |
叶子豪、王炜圩 |
罗中箴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具有致密晶态/非晶态界面位点的氧掺杂钴钒硒纳米片修饰锂硫电池隔膜 |
林嘉辉、章璞、 陈静茹 |
陈奇俤、 蔡道平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卡林型金矿热压余酸与固废尾砂制备中和渣改性充填材料 |
林孜、黄永俊、 胡桐瑞 |
黄明清 |
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 |
三等奖 |
新一代零维固态节能发光材料 |
洪煜楠、马惟一、陈董辉、陈镟宇、黄伟强 |
黄瀚林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三等奖 |
酸灵——机械力化学制备单组分碱矿渣粉煤灰胶凝材料 |
胡妙佳、张敏浩、罗国钰、陈静茹、黄于毅 |
吴文达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研究生组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作者 |
指导老师 |
学院 |
一等奖 |
极速守护——新型氧化石墨烯火灾预警传感器 |
何茜、许耀铮、 袁成功、陈孔健 |
陈飞飞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二等奖 |
鱼思在藻——海藻酸基改性鱼鳞单组分膨胀型阻燃剂 |
黎智扬、杨馨、 李谦、洪家辉、 贾芯蕊 |
熊雷、 靳艳巧 |
先进制造学院 |
三等奖 |
光影交织,色彩随变——免油墨可擦写多色光打印纸 |
林雅兰、董伟龙、黄新炼、邵文磊 |
庄赞勇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福州大学教务处
福州大学研究生院
2024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