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根据《福州大学关于做好2016年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福大教〔2016〕9号)文件精神,经各学院推荐、专家评审以及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投票表决通过,共评出本科教学领域成果特等奖8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现依既定程序,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1月6日,监督电话:22865580(校监审处)、22866859(教务处)。评选结果如下:
福州大学2016年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成果完成单位 | 获奖等级 |
1 | “三横三纵”推进,构建引领服务区域发展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新体系 | 王健、于岩、刘羽、陆培民、张友坤、叶青、韦建刚、侯琳熙、吴雪、黄少钦 | 福州大学 | 特等 |
2 | 校企联合“紫金模式” 地矿专业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刘羽、陈景河、彭向东、黄培明、楼晓明、黎敦朋、余飞、库建刚 | 矿业学院 | 特等 |
3 | 地方高水平大学优势学科创新人才“2222”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王绪绪、林旭聪、林树坤、石炳文、 袁耀锋、陈建中、黄剑东、汤 儆、 高绍康、余爱萍、陈伟斌 | 化学学院 | 特等 |
4 | “塔式”立体化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许萍、林文生、李广培、张白、叶先宝、林炳华 | 经管学院 | 特等 |
5 | 省级挂牌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的十年改革探索及实践 | 杨晓翔、李明林、谢华、罗伟林、郭金泉、陈力、陈志勇、张伟、郭益深、雷瑶、张薇 | 机械学院 | 特等 |
6 | 面向“互联网+”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黄章树、吴海东、王海燕 | 经管学院 | 特等 |
7 | 地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简文彬、黄真萍、王 浩 、樊秀峰、吴振祥、刘成禹、陈志波、焦述强、高永刚、熊传祥、谢永宁、 豆红强 | 环资学院 | 特等 |
8 | 整合学科资源,激活创新潜能,探索卓越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 林志强、洪歆慧、吴绍兰、佘国富、李 双、梁 青、念 凡、洪硕英 | 工艺美院 | 特等 |
9 | 坚持内涵建设 深化特色专业改革 | 陈建中、陈义平、林树坤、高绍康、潘海波,陈之荣 | 化学学院 | 一等 |
10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 阮娟、叶青、赵艳莉、汪静筠、王怡 | 学生处 | 一等 |
11 | 从课堂到生态链建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用户体验设计的创新培养模式 | 苏文亮、赵陵波、任志洪、蒋苾菁 | 人文学院 | 一等 |
12 |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班导师制的构建 | 于岩、王剑龙、吕秋丰、李凌云、卢杰、王怡 | 材料学院 | 一等 |
13 | “学习成效”导向的数学与计算机 创新型实验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王美清、张栋、聂建英、常安、谢晓默 | 数计学院 | 一等 |
14 | 以强基础与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 袁耀锋、王文峰、游毅、吴韶华、成佳佳 | 化学学院 | 一等 |
15 | 构建《食品分析》精品课程新体系,实施教学改革与创新 | 汪少芸 林向阳 付才力 吴佳 洪晶 | 生工学院 | 一等 |
16 | 夯实基础,系统推进,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陈伟民、林文生、郑双、曾祥棋 | 经管学院 | 一等 |
17 | 多元化导师协同教学的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 | 林文生、许萍、陈伟民 | 经管学院 | 一等 |
18 |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四)课程建设——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 | 崔育新、林涛、林志森 、陈沂、邱文明 | 建筑学院 | 一等 |
19 | 开放性实验室与电子类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 | 刘征宇、张昂、陆涛、吴钟华 | 物信学院 | 一等 |
20 | 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与实践 | 刘德明、范功端、庞胜华、康得军 | 土木工程学院 | 二等 |
21 |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 | 陈俊、苏凯雄、张昂、叶宇煌、雷晓明 | 物信学院 | 二等 |
22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 张鹰、陈小辉、赵立珍 、樊海强、彭琳 | 建筑学院 | 二等 |
23 | 基于通识教育的非工科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训 | 林有希、高诚辉、黄捷、朱建风、郑爱珠、王文栋 | 机电中心 | 二等 |
24 | “紫金模式”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综合改革创新与实践 | 彭向东、刘羽、黎敦朋、王少怀、李晓敏 | 矿业学院 | 二等 |
25 | “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借鉴台湾育成中心经验 | 苏世彬、黄玉林、陆培民 | 经管学院 | 二等 |
26 | 基于“孵化器”理念的“研用双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叶翀、方臻、刘碧玉、庄倩玮 | 经管学院 | 二等 |
27 | 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素质培养与提高的研究 | 任志英、赵 云、彭育辉、张卫波、徐新苗、王宏威 | 机械学院 | 二等 |
28 | “云”时代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实证研究 | 骆念蓓 | 经管学院 | 二等 |
29 | 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综合改革 | 林炳华、刘晓潮、陈宝熙、王彦晓、黄祥钟 | 经管学院 | 二等 |
30 | 融合校企业合作与学科竞赛的《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黄利频、张笑华、赵国宇 | 土木学院 | 二等 |
31 | 协同育人,基于实际需求的理工科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 陈笃钦、雷晓明、郑寿、陈思喜、徐红梅、邱立英 | 物信学院 | 二等 |
32 | 闽台工程地质类人才本科教育改革与研究 | 黄真萍、刘成禹、简文彬 、王浩、罗敏、樊秀峰 、陈志波 | 环资学院 | 二等 |
33 | 西方人文通识课程模块建设 | 钟晓文、潘红、王茜、周岩 | 外语学院 | 二等 |
34 | 校园桥牌课程建设(桥牌教程) | 李仕丰,谢佳辉,张建 | 体育部 | 二等 |
福州大学教务处
2016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