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和工科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福州大学第六十七场“教学有道”研讨活动暨2025年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进校园活动和中国力学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于4月20日在福州大学图书馆明德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福州大学和《力学与实践》编委会联合主办,由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福建省力学学会共同承办。除福州大学外,更是吸引了省内多所高校的师生代表共计200余人齐聚榕城,共探力学拔尖人才培养之道。
开幕式上,机械学院负责行政全面工作副院长任志英教授致欢迎辞,她指出,力学是工程科技的基石,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此次周培源力学竞赛进校园活动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更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契机。近年来,学院秉持“以赛促学、以学促用”育人理念,在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力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斩获多项国际赛事奖项。同时,她希望通过“教学有道”品牌与学科竞赛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进一步完善“预研发”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校企合作与跨校资源联动,培育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开幕式由机械学院陈剑雄教授主持。
任志英教授致辞
大会报告精彩纷呈,西南交通大学江晓禹教授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探讨了如何以赛促教,现场互动热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建平教授进行了“理论力学典型试题解析与讨论”,跳出传统解析框架,从“工程问题数学化”切入,揭示力学思维在复杂工程中的普适性。清华大学李俊峰教授以“力助科学创新思维养成”为题,从创新思维与约束入手,通过理论力学教学案例,诠释了力学思维在重大科技突破中的核心作用,并鼓励学生“以力学为钥,开启创新之门”。
江晓禹教授现场报告图
陈建平教授现场报告图
李俊峰教授现场报告图
作为2025年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进校园活动和中国力学学会科普进校园活动的重要一站,此次福州大学“教学有道”研讨活动以高规格报告、多层次交流为特色,不仅助力学生提升竞赛水平,更推动了跨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共享。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活动内容“既接前沿,又接地气”,为力学教育与学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福州大学将持续深化“教学有道”品牌建设,以竞赛为纽带,搭建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培育新时代工科拔尖人才贡献力量!(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