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校本科督导组在嘉锡楼314会议室召开环安学院与地矿学院数智课程建设调研会。环安学院与地矿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校督导组成员、数智课程立项教师、师生代表以及超星与智慧树平台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围绕数智课程“为何建设”“如何建设”以及“建设成效如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会议由校督导组樊秀峰副教授主持。
督导组林荣文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会议召开的背景,以及建设好数智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樊秀峰副教授回顾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及教育部相关工作要求,重点解读了《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推进数智课程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环安学院副院长阳富强教授介绍了学院数智课程建设进展,地矿学院副院长胡建华教授分享了学院数智课程建设思路。樊秀峰副教授表示,当前全校已立项六十余门数智课程,并引入了多个智能教学平台,为推进智能化课程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数智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融合”而非“依附”,期望教师们能将数字技术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深度融合,形成不可替代的教学特色,切不可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迷失教学本位。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及平台负责人围绕数智课程建设发表各自的看法和意见。与会教师们普遍认为数智课程建设需超越形式,深入内核,实现从教学理念到评价模式的全方位重构;参会学生肯定了数智课程教学带来的便捷性,期望未来能依托更多大模型技术,以获得更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督导专家从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师生发展视角出发,对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实效性与育人效果提出关切问题;超星与智慧树平台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平台在支持数智课程建设方面的特色与优势。
督导组林荣文教授做最后发言,他对此次调研活动的成效进行总结,并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维度,对完善数智化教学手段,提升数智课程教学质量提出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数智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指明了方向。(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