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推动国产化AI人才培养,由福建省计算机学会主办,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承办,青软集团、新概念科技集团协办的《国产AI赋能:大模型实践教学与案例研讨》高级研修班于2025年11月15日-16日在福州大学旗山校区顺利举行并圆满落幕。此次研修班汇聚了来自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等省内14所知名高校的30余名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骨干教师,共同探索“师生机协同”的育人新路径。

开班寄语聚力量,行业分享启心思
开班仪式上,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岩教授点明了研修班的价值所在,期待通过资源共享助力参训教师提升将大模型技术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水平。

福建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执行院长陈星教授则强调了AI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培育符合产业需求的国产化AI人才过程中的核心发力点,同时对本次学堂提出了殷切期望。

华为福建AI业务总监申成以《把握大模型机遇,加速AI科研创新》为题,分享产业实践,深入解析大模型赋能行业与人才匹配的关键。青软集团解决方案总监孙立军则围绕《AI大模型背景下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索》,为高校实现AI技术与专业深度融合、教学内容紧跟技术前沿、人才能力适配产业需求等提供解决方案。


理论实操淬硬功,技术教学深融合
研修班紧扣“产业需求导向、实战能力提升、教学创新融合”的主题,聚焦大模型技术前沿,以智慧医疗领域的中医问诊为实战载体,让参训教师沉浸式体验企业级项目开发全流程。理论讲授环节,青软集团人工智能大模型专家巩孝刚拆解大语言模型原理与产业逻辑,结合产业真实应用场景,同步输出可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提示词设计方法,为教师打通“技术认知—教学转化”链路。实操环节,教师通过两大国产大模型实践,掌握微调、优化、搭建等核心技术。最终落地的中医领域智能应用不仅实现了“技术学习—场景应用”闭环,更形成了可复用的教学案例,提升教师AI教学与实践指导能力。

案例研讨凝共识,教学改革明方向
在实践教学案例研讨环节,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陈飞教授分享了“师生机协同”教学新范式的实践经验,从课程设计、课堂实施到效果评估,系统拆解了大模型赋能实践教学改革的可复制路径与实操方法。参训教师围绕“大模型融入实验教学”、“人机协同教学设计”等方向,结合教学场景,深入探讨了如何让大模型成为课堂协作者、如何通过场景化提升学生AI能力等关键问题。

本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校企协同的坚实保障。福州大学与华为公司、青软集团等长期深度合作,依托人工智能实训室,构建国产化教学环境,实现国产技术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此次研修不仅让十余所高校教师掌握了大模型核心技能,更沉淀出可复制的教学改革思路,助力教师将产业需求融入课堂,为福建培育高素质国产化AI人才、赋能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教学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