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行动|中外交融,文明互鉴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22日 阅读数

我校于2月1日发起“把牢政治方向,加强课程思政”倡议,进一步落实学校“每门课程讲德育,每位教师讲育人”的总体规划目标,鼓励广大教师在尊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次疫情阻击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等育人元素并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此前已推送了15个学院的89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本期将继续推送外国语学院的4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以期给其他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启迪。

外国语学院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文化既具有共性又具有民族个性。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能够有效促进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有效破除各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封闭保守与盲目自大,形成人类社会“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和“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还提出:“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因此,外语学科的历史责任与优势之一就在于与全世界各国开展文化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从而达到文明的共存。

在疫情防控期间,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德语三个系的老师们准确把握外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将思想政治素养放在了人文素养范畴中的首要位置,力求将疫情防控的思政素材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提升与发展学生们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案例90:叶颖老师

主讲《中级英汉翻译(上)》

该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能够对英汉语言结构进行对比并掌握翻译中的转换技巧,让学生了解翻译基础知识或基本原理,具备笔头英汉互译的基本能力。基于近期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发展,每周课程授课都会邀请两位同学选取与疫情相关的新词及英文段落进行翻译和分享。在纠正与改进译文的同时,她也不失时机地展示我国高效有力的疫情应对措施,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疫情的变化,帮助同学们破解西方媒体报道的“话术”,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情感、家国情怀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此外,修读该课程的钱伟扬同学勤奋好学,积极参与《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赛。叶颖老师对他选取的“中国航天人”主题表示赞许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大赛的海选和复选阶段对他的中英文稿件和视频录制都给予了积极指导,不仅帮助他在现阶段获得了赛区第二名的好成绩,也在一次次的故事讲述中强化了学生的爱党爱国之心。

案例91:金玉花老师

主讲《高级综合日语(下)》

金玉花老师在《高级综合日语(下)》课程教学中把“课堂思政”作为重要抓手,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除了抓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之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家国情怀以及国际视野。疫情期间,东京大学的“空中”毕业典礼在国内备受瞩目。一是因为在该毕业典礼上,有一位来自武汉的中国留学生代表3030名毕业生发言,这充分体现出东大对“他者的关切以及对多样性的肯定”。二是因为校长的致辞内涵丰富,对年轻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启发意义。演讲的题目是“在包容差异性中追求发展”,校长从疫情的扩散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批判了欧美一些国家高唱“本国第一”的做法有悖于国际化发展。并提出为了解决全人类共同的课题应“承认相互间的差异,尊重多样性,共同合作”的重要性。此外,还讲到了“Society5.0”、“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文理融合的创造性思维”、“地域的本土认同”等相关内容。

金玉花老师第一时间把这个演讲稿通过QQ课程群发给学生“听”,并在课堂里研“读”演讲稿,同时批判性地思考致辞的中文翻译,让学生发现误译或欠合适的翻译,通过此过程加深对该演讲稿内涵的理解。此外,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学生“说”出对此演讲稿内容印象最深刻的要点。课后布置“写”感想文,主题为“展望自己大学毕业后工作时,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点,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不少学生提到疫情期间中国的大国风范,赞美在此期间无私奉献的英雄们,表示作为大学生要成为有担当的“社会人”。还有学生提到如何以开阔的视野包容“差异”,实现“包容性增长”。有学生与自身的专业结合起来,写出了如何发挥“文理融合”的思维模式,对地区社会做贡献的问题。还有学生写了为建设和迎接“Society5.0”社会,作为年轻人应加强批判性思维能力、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遵守网络伦理的必要性。

通过课前“听”,课中“读”和“说”,同时批判性地思考中文“译”文以及文章的内涵,在课后“写”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的基本技能,而且加强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开阔了国际化视野、锻炼了思辨能力。此外,让一年后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规划以及人生价值等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案例92:徐冬梅老师

主讲《日本概况》

日语系徐冬梅老师在主讲《日本概况》课程时除了带领学生学习日语及共同探讨日本文化特质,还积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客观看待外部世界。日本历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章节内容授课过程中,通过导入,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对中日历史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探究日本文化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逐步形成跨文化视野及比较批判的思维能力。

在介绍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时,徐冬梅老师认真梳理了从远古到近现代的中日两国间的交流,让学生们意识到文化与文明的交流的重要性。中日间的文化往来始于隋唐时期,当时中日间的文化交流偏向于单向交流。圣德太子积极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引进唐朝先进的文化,制度,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对日本建立和巩固古代封建制国家产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近代,日本人向西方学习,取得巨大成效,中国人转而虚心向日本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进入现代,中日间的文化交流更展现出双向,互动的主流模式。

在学习汉字与假名之间的文字交流时,课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 平假名,片假名是如何产生的?“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 日本19世纪初曾经提出要废除汉字,为何没能成功实现?

平假名

片假名

汉字的传入与传播在日本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为日语文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日本文学、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为了便于抄写经文,日本人发明了汉字演变为假名的过渡性文字——万叶假名。通过讨论,学生对日本文字,假名的产生背景及具体演变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假”是“假借”,“借用”之意。学生通过学习讨论,深刻意识到汉字的美感和魅力,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汉字至今仍然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废除汉字,将给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学术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在学习鉴真精神的章节,徐冬梅老师进一步突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鉴真东渡日本,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鉴真是一种符号,他已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代名词。鉴真铸造了中日友好交流的丰碑,他的经历也让学生思考民族、国家、宗教的主题。学生认识到只有心中有大爱,才能做到不惜生命,义无反顾,突破时空的阻隔,成就人生大境界。鉴真精神也让学生反思如何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樊笼,在世界大舞台中找准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分析、判断历史与现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冷静思考中日关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主动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护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学生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吸收,兼容共存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多元体,由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才能称得上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案例93:葛茜老师和何美玲老师

主讲《阅读与写作(3)》

葛茜老师和何美玲老师本学期合作担任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阅读与写作》课程。开学初正值新冠肺炎肆虐之时,两位老师课堂上导入日本媒体NHK的新冠肺炎专题报告,在拓展相关专业词汇的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及发言的形式引发同学们对日本媒体报道的立场及观点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为了迎战2月初日本侨报社主办的第16届“中国人日语作文竞赛”,两位老师根据竞赛主题“奋战新冠肺炎”迅速组织全体同学撰写作文提纲。葛茜老师仔细批改每一份提纲,并在课堂上进行了具体点评。比如,学生A指出想表达“助人即助己的理念。当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扩散时,中国作为有经验且有责任的大国,是如何帮助其他国家”,老师启发学生思考“疫情结束后,中日关系乃至世界共同体会如何变化”,建议学生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提炼作文内容。学生B想从“真相与谣言”的角度写民众应该持有清醒的头脑,不可人云亦云,老师启发学生“如何才能辨别真实与谣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做到不仅不信谣不传谣,还能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通过对每一篇作文提纲的批改和讲评,鼓励学生从中日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的角度进一步凝练和提升作文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们目前正在认真撰写、修改作文,准备积极投稿参加竞赛,期待有机会发出自己响亮的声音,展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